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网红官员朱是西被双开:起底“流量型干部”的翻车密码

更新时间: 2025-04-27 14:15:51

最近,一篇关于网红官员朱是西被双开的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曾以“流量”为标签的官员,最终因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流量型干部”的局限性,也为新时代干部选拔与管理提供了深刻警示。

“流量型干部”是指那些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走红的官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利用新媒体包装自己,靠“吸粉”和制造热点来获取关注。近年来,随着政务新媒体的兴起,“流量型干部”逐渐成为一股新势力。一些官员通过直播带货、发布短视频等方式与民众互动,既拉近了干群关系,也提升了自己的公众形象。但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流量型干部”的发展也暗藏着隐患。朱是西的案例就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流量”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产生“为博关注而工作”的错觉,偏离了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其次,“流量”依赖症会导致官员过于注重表面形象,忽视实质性的工作成效;再者,追逐流量的过程可能滋生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风气。那么,“翻车密码”究竟是什么?通过对朱是西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因素尤其值得注意:一、缺乏深入群众的诚意。“流量型干部”往往以“网红”的身份示人,虽然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互动,而没有真实的情感投入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这样的“表演式”执政终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二、急于求成的心态。一些官员过分追求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和认可,热衷于策划各种网络活动,试图通过捷径快速上位。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必然会导致工作重心的偏离。三、监督机制的漏洞。对于“流量型干部”,现有的监管体系可能还存在盲区。部分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在新媒体领域进行商业运作,甚至涉及利益交换,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警惕。面对“流量型干部”翻车的风险,该如何规避?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干部选拔机制: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工具,鼓励创新但也要守住底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官员”的监督,确保其行为规范、履职真实。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干部的根本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朱是西的案例虽然令人唏嘘,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希望更多的党员干部能从中吸取教训,在追求公众影响力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踏实做事,真诚做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真正成为一名受群众拥护的好干部。

标签: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7t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