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的习俗来源
更新时间: 2025-08-13 05:36:27
1、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2、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代不同,宋代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的伤感。但对宋代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一年四季皆有明月,为何要在中秋赏?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试图解释了这个问题:“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之月数,则蟾魄圆。”他从天气角度给出了解释,这个解释在今天的科学角度看来是合理的,秋季中期,北方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空如洗的天气,所以月亮显得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3、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而当时上层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从历代赏月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神话的痕迹,桂树、白兔、嫦娥是常见的意象,也证明了古代月亮神话对赏月风尚的浓厚影响。
赏月的习俗来源 相关文章
- 厄尔尼诺为何让欧洲今夏暴雨破纪录?揭...
- 甘青小环线|6天5晚绝美秘境之旅,这...
- 宝宝出太阳疹怎么办?儿科医生教你3招...
- 暴雨天在家追剧,如何用气象数据选到最...
- 6月份去青海旅游合适吗?这5个理由让...
- 暴雨预警时,这些自然现象为何总在“神...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气象台发...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山西省大同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
-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气象台发...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气象...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气象台发布大雾...
-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黑龙江省伊春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
- 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