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寨历史原型在哪里
更新时间: 2025-05-01 17:34:23
1、崇山峻岭的大别山,逶迤起伏、山寨林立,最有名的非鄂东蕲黄四十八寨莫属。
2、宋、元、明、清之末季,大别山南成为风云际会之区,豪杰啸起之地。诚如方志学家王葆心说:“地凭天险,利用战争。历代产乱世之豪俊……相继崛起。”(《蕲黄四十八寨纪事·鄂寨篇》)他们为抗暴保民保乡,号召大众利用险峻的山水形胜,出资出力,筑寨踞守,伺机突击进取。其时历建大小寨堡三百有余,要寨七十二,名寨四十八,称“蕲黄四十八寨”。
3、“蕲黄”为大别山南、长江以北行政区划的简称。隋开皇三年(583年)前,这里相继统属衡山郡、西阳郡。之后改郡为州,蕲黄二州并治。明初改州为府,洪武九年(1376年)至1912年,湖北省黄州府辖蕲州和广济(今武穴)、黄梅、蕲水(今浠水)、罗田、麻城、黄安(今红安)、黄陂(清雍正七年划出)、黄冈(今黄州区、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号称“黄州八属”,亦称“蕲黄”。
4、“蕲黄四十八寨”在不寻常的天时、地利、人和世态下构筑而成。天时为宋、元、明、清末,国政衰败、战乱叠起、群雄纷争、风云际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之岁月;地利为大别山群峰相辅,连接丘陵、平原,俯瞰江淮、七水(滠、倒、举、巴、浠、蕲六水及华阳河),其间悬崖、深谷、溪涧、沟壑纵横,林木蓊翳,方物丰阜,村湾相依,生存有源。登高望远,大别山麓进退方便,寨址易守难攻,便于周旋。人和为民众谨朴厚善,勤奋志坚,急公好义,沉毅果敢,啸聚抗暴,铜锣为号,荷锄飞镰,一致对外,有着冲锋在前的传统民风,“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铜锣精神”。这种民风与地利条件相合,演绎出丰厚的山寨历史文化,其教诲、激励作用超越时空。
四十八寨历史原型在哪里 相关文章
- 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影响...
- 极端天气最新预警: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
-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气象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气象台...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气象台...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气象台发布霜冻蓝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气象台发布雷电...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气...
-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气象台发布霜冻蓝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气象台...
-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气象台发...
-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气象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气象台发布...
-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