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更新时间: 2025-09-21 13:00:42
1、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既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路径,又确保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走市场化道路,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市场内涵,真正确立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的资源优化整合作用。但同时必须看到,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领域。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具有精神文化属性,承担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果在市场化进程中放弃或者弱化文化的引领功能,文化产业发展就有可能走向歧路。因此,应在促进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能量的同时,不断引导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把文化的经营性和公益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2、正确处理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关系,把政府的助推力量同民间的自发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长期以来,政府集中了大量文化资源,一直承担着管文化和办文化的双重职能。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也制约了民间文化力量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民间文化力量开始逐步释放出来,形成了活跃的民间文化生产力。但是,民间文化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而且往往缺乏全局战略,这是影响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一大因素。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明晰政府的文化服务职能,使政府的文化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发展公益文化方面,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发展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文化力量的积极性,释放民间文化资源的能量,引导和规范民间文化实体规模化发展,把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实现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良性互动,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3、正确处理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在大力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增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尽快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但必须注意的是,文化不仅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也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出现了意识形态文化化与生活化的趋势。一方面,文化产品中融入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向文化靠拢,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开始变换形式,由原来直接的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综合方式转变,一些原本带有较强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在戴上文化的面纱后呈现“中性”的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注意在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发展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海南省澄迈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赣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气象...
-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
-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气象台发布雷电...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海南省临高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