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更新时间: 2025-05-02 20:29:53
1、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3、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4、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准备年货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因此,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相关文章
- 极端天气最新趋势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
-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
-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
-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
-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气象台发布冰雹橙...
-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极端天气频发的深层原因与应对策略:气...
-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
-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河南省平顶山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