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or雕鸮(猫头鹰老大是谁)
更新时间: 2025-08-06 01:00:33
对于猫头鹰人们一定不会陌生,毕竟猫头鹰还是益鸟呢,昼伏夜出会捕食老鼠。不过对于猫头鹰人们不会很熟悉,毕竟猫头鹰也是很少见的动物了。下面本站为你公布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or雕鸮那个最大呢?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or雕鸮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一说是毛腿渔鸮,一说是雕鸮,这两种猫头鹰在中国都有分布。对比这两种大型猫头鹰的数据:
毛腿渔鸮又叫巴君之雕枭,属鸮形目鸱鸮科渔鸮属。体长71-77cm,体重1.5kg5.5kg。
雕鸮,属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体型:体长65-89cm,体重1.41-3.959kg。
从最大体长来看,雕鸮(89cm)似乎毛腿渔鸮比稍胜一筹;从最大体重来看,毛腿渔鸮(5.5kg)似乎比雕鸮稍胜一筹。两种猫头鹰都是濒危的珍稀鸟类,都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面来看看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猫头鹰的详细信息。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长77cm/重5.5kg)
单独活动,贴水面飞行
毛腿渔鸮,是鸱鸮科、渔鸮属的鸟类。毛腿渔鸮为大型鸮类,体长67-77cm,外形和雕鸮相似。常单独活动和栖息,很少成群活动。飞翔时两翅扇动很快,但毫无声响。常贴着水面或地面低空飞行,每次飞行的距离也不远。
栖息于水边,昼伏夜出
毛腿渔鸮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和山脚林缘与灌丛地带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夜行性,白天多隐藏在河边的树上或河流沿岸的悬崖上,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喇蛄、虾、蟹等水生动物。毛腿渔鸮叫声拖长而嘶哑,为短促、深沉的boo-boo-boo声,有别于雕鸮的两音节叫声。
是濒危物种
毛腿渔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雕鸮(长89cm/重3.9kg)
雕鸮喜夜行,不亲人
雕鸮【diao xiāo】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总是栖息于树上,因其其听觉敏锐,听到有人的声响就立即飞走。
雕鸮食性广,天敌多
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不能消化的鼠毛和动物骨头会被雕鸮吐出,丢弃在休息处周围,称为食团。叫声深沉。雕鸮的天敌是金雕等大型雕类,中大型食肉哺乳类也会吃雕鸮,雕鸮骨头被认为能接骨,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极少数的是因为偷吃家禽,袭击人工驯养的雀鹰等遭人痛恨而被杀死,不过,雕鸮和其他猛禽一样都是对人类是无害的,只有在十分饥饿难忍时才会偷吃鸡鸭等家禽。
栖息于山林,遍布欧亚和非洲
雕鸮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缘灌丛、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类环境中。在新疆和西藏地区,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达3000~4500米左右。遍布于大部欧亚地区和非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直向东穿过西伯利亚到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往南一直到亚洲南部的印度和缅甸北部,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
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
历史上雕鸮曾经广泛分布于全国,自前几年开始,由于各地农民普遍使用防止鸟和鼠类食用的有毒药膜的种子,加上偷猎导致雕鸮数量锐减,再加上其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现在已经很少能在野外见其踪影。雕鸮在我国有一定数量,但在不断减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or雕鸮(猫头鹰老大是谁) 相关文章
- 为什么pm2.5超过100就建议减少...
- 阴雨天健身效果会打折扣吗?湿度70%...
- 梅雨季湿度飙升70%?4招科学防潮术...
- 为什么降温5℃会让你关节酸痛?气象医...
-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阴雨天如何用慢门拍出丝绸般的瀑布?快...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
-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
-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气象台发布...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
-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