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经典剧目
更新时间: 2025-05-04 22:26:55
扬剧随时地方小剧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大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有这多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去了解关于扬剧的经典剧目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
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
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
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
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
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
《鸿雁传书》是扬剧著名演员高秀英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包公自责》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还乡》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
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经典剧目 相关文章
-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湛江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气象台发布...
-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台发布...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气象...
- 金沙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
-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大方县气象台发布雷雨强风黄色预警信号
-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
-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