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更新时间: 2025-08-07 07:39:08
1、骨骼生长迅速。婴幼儿正处于身高迅速增长时期,其骨骼不断地长长、加粗。同时,骨骼外层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有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婴幼儿由于一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例如,成人的髋骼是一块整骨,而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3、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幼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因此,婴幼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的动作,如婴幼儿能吃到自己的脚指头,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4、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头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在颅顶前方和后方有两处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分别称前囱和后囱。婴幼儿的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后囱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囱到1.5岁左右才闭合。
5、脊柱的生理弯曲。孩子出生时脊柱是直的,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的。一般婴幼儿在3个月左右抬头时出现颈曲, 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10~12个月学走路时出现腰曲。7岁前形成的弯曲还不是很固定,当儿童躺下时弯曲可消失。7岁后随着韧带发育完善后,弯曲才固定下来。
6、腕骨的钙化。孩子出生时腕部骨骼均是软骨,6个月左右才逐渐出现骨化中心,10岁左右腕骨才全部钙化完成。因此,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
7、关节发育不全。婴幼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
8、足弓尚未形成。婴幼儿的脚没有脚弓。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脚弓。由于婴幼儿的肌肉力度小、韧带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或经常不活动可导致脚底的肌肉疲劳,韧带松弛,出现扁平脚,影响行走和运动。
9、肌肉力量小。婴幼儿肌纤维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
10、肌肉发育顺序。婴幼儿的肌肉发育是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先发展大肌肉群,如腿部、胳膊;再发展小肌肉群,如手部小肌肉。因此,婴幼儿先学会抬头、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相关文章
- 为什么雷暴总爱在傍晚发威?揭秘对流云...
- 四川省绵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气象台发布...
-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吉林省辽源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
-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
- 山东青甘大环线|此生必去的绝美自驾天...
- ✨西北旅游区大揭秘!这5个地方不去此...
- 为何厄尔尼诺能让全球粮食减产?揭秘海...
- 青海旅游攻略大环线7天6晚,此生必去...
- 暴雨预警频繁触发,城市排水系统为何总...
-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气象台发布...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气象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