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逝的保定老调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9-27 11:34:39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悠久的,古代时期的戏剧到现在也都随着历史延展下来,发展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保定的老调也是十分有名并且有特色的文化。本期保定文化带你去了解一下逐渐消逝的保定老调文化。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
保定老调是中国河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老调曾先后四次到北京演出,受到首都人民和领导、专家的好评。中央的领导同志曾鼓励说:“保定有宝,老调不老”。
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故名老调梆子,即老调剧种。对于研究地方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当地的民族发展史、文化艺术发展史乃至风物人情,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保定老调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它脱胎元、明年间流行于燕赵的汉族民歌俗曲河西调,以大戏的姿态出现,擅演以老生和黑红净行当为主的确袍带戏。1884年左右以生行演员韩大仓(艺名霸州红)为代表的前辈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
1918年左右名老生周福才,承前启后,立志改革,以《调寇》、《劝军》等剧目,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新人辈出,老调艺术无论在表演上还是在声腔上,都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老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流行在当地的高腔和河北梆子的影响,并吸收当地说唱艺术的精华,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较正规的职业班社,并开始进入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逐渐消逝的保定老调文化 相关文章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气象台发...
-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气象台发布大风...
- 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海南省万宁市2025-09-2708...
- 海南省海口市2025-09-2708...
- 海南省陵水县2025-09-2708...
- 海南省澄迈县2025-09-2708...
- 海南省琼海市2025-09-2708...
- 山西省临汾市2025-09-2708...
- 海南省文昌市2025-09-2708...
- 甘肃省庆阳市2025-09-2708...
- 海南省三亚市2025-09-2708...
- 贵州省铜仁市2025-09-2708...
- 广东省湛江市2025-09-2708...
- 广东省湛江市2025-09-2708...
- 广东省湛江市2025-09-2708...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5-09-27...
- 安徽省宿州市2025-09-2708...
- 广东省湛江市2025-09-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