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烽火台是怎么来的呢古代的
更新时间: 2025-05-01 01:27:29
来历: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夜间来犯就点火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
补充: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古代烽火台是怎么来的呢古代的 相关文章
其他相关资讯
- 全球变暖加剧下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解...
- 气候变化对当前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深...
-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极端天气应对策略与长...
-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气象台发布大雾黄...
-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
-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
- 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未来十年极端天气应对策略:气候变化生...
- 辽宁省沈阳市2025-04-3022...
- 福建省宁德市2025-04-3022...
- 湖南省永州市2025-04-3022...
- 湖南省永州市2025-04-3022...
- 湖南省永州市2025-04-3023...
- 湖南省永州市2025-04-3023...
- 江西省九江市2025-04-3023...
- 江西省九江市2025-04-3023...
天气预报导航
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