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民俗文化
更新时间: 2025-08-09 11:33:58
1、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2、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3、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4、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5、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节的民俗文化 相关文章
- 梅雨季节湿度飙升70%,你家墙面发霉...
- 天气参数如何影响《原神》战斗暴击率?...
- 降温10℃后关节疼?4个气象医学知识...
- 雨季来临,如何用手工除湿盒守护衣柜里...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红色预警
- 吉林省松原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
-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重庆市云阳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气...
-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极端天气下跑步心率暴增20%?这份科...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
-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