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为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9-20 22:04:59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又称为什么 相关文章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
-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海南省保亭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气象台...
-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
- 黑龙江省伊春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广东省深圳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
-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
- 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蓝色预...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气象台...
-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